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周年專題N0.3│媒體投書

typewriter-801921_640_Fotor

行動起始,文字始終是我們最有利的武器。

自2014年12月25日蘋果網路即時新聞刊登第一篇投書之後至今,九個月的時間我們共累積發表5篇紙本與19篇網路時事評論,散見於各式媒體。

第三期專題,跟著我們共同回顧這一路來的文字歷程。


2015/9/9《基改食品標示不該一國兩制》。《自由開講》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針對學校午餐中的基改食材監督,新北市議員李坤城認為「應該要在食品雲上公布使用基改食品與否」,不然該如何把關學童校園飲食安全?對此,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黃靜怡則表示「目前尚無法令可強制要求廠商公布基改食品與否在食品雲上,市府採積極輔導方式。」

然而,食藥署公告之基改食品標示新制已於七月一日浩浩蕩蕩上路,預計分三階段至年底擴及至散裝食品、食品添加物及包裝食品,八月份更公告12月31日起餐廳等直接供應飲食的場所也納入管制範圍。明明就有法律規章,為何黃副局長卻表示食材登錄平臺上的食材基改標示無法可管?

原因就出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是屬於教育部業務範圍,而非衛福部。


2015/7/24《校園食材登錄別忘基改標示》。《自由開講》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表示,九月新學年度開始,全國5,697校營養午餐及校園合作社販售的食品,需須將菜色內容、食材明細及供應商資料於食材登錄平台上完整揭露。在此同時,食藥署方公布基改食品標示新制從七月一日起分三階段上路,規定食品只要使用基改原料,均須標示「基改」或「基因改造」等字樣,除了豆乾、豆腐、豆皮等常見的初級加工製品外,連醬油、沙拉油等高層次加工品也需加註說明,學校午餐自然也納入規定範圍。

不過,當我們實際上到「食材登錄平台」查詢,發現距開學日僅剩一個月,僅有少部分學校提前針對玉米與黃豆製品註明「基改」或是「非基改」,大多數學校仍付之闕如,甚至可見到如「非基因」等字樣的錯誤標示,不禁令人憂心。倘若學校未能提早規劃食材的清查與標示工作,屆時恐有一番手忙腳亂,甚至萌生抱怨。


2015/7/21《沒人搞清楚的基改食品標示》。《蘋果日報》(紙本)

今日《蘋果》報導多家知名餐廳提供基改腐皮捲,引發民眾熱烈討論。衛福部食藥署組長潘志寬表示,基改食品標示新制在今年7月起上路,但餐廳規範還沒有時間表,業者可主動標示讓民眾安心。潘組長的此番發言,讓期盼基改食品標示新制的民眾當頭被澆了一盆冷水而驚覺,法令要求食材供應業者強制標示,但最終民眾到餐廳用餐,竟然還是無法得知自己吃到的是基改或是非基改食材?


2015/5/23《柯市長應儘速公開非基改午餐政策研議結論》。《民報》

日前(5/18)柯市長於議會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非基改校園午餐政策可能因為做不到,必須修改,當天各媒體皆以「考慮非基改午餐修改政策」為題報導。此番發言是否代表柯市長在2014年年底地方公職人員競選場合中,親筆簽署的「基改食材退出校園午餐」承諾將有所改變?


2015/5/21《非基改食材讓校園午餐革命改變成真》。想想論壇

上周末,台灣才熱熱鬧鬧參與由英國名廚奧利佛所發起的食物革命日(Food Revolution Day)活動。此全球串聯行動自2012年首度舉辦以來至今已邁入第四年,期盼讓喜愛食物的人們能分享飲食知識、技能和資源,共同關注世界食物議題並嘗試做出改變。不管是學校、餐廳、當地企業或農夫市集,都能透過這個行動連結當地社群,鼓勵人們改變現有飲食習慣,提供更好的食物與更普及的教育。

然而,選後不到六個月,台北市柯市長卻在接受議員質詢學校午餐非基改食材認證問題時,坦言個人認為食用基改食材對健康是否有影響沒有直接證據,考慮將修改非基改午餐政策。對於柯市長如此輕易背棄選前承諾,毫不諮詢相關倡議團體及家長意見的任意獨行施政態度,感到相當遺憾與不滿。


2015/5/18《虛應民意的午餐非基改承諾》。新公民議會

台北市長柯文哲面對議員詢問學校午餐中非基改食材認證及把關問題時表示,目前基改食品對健康影響尚未有明顯證據,且台灣有95%的黃豆為基因改造,因此「無基改好像做不到,要修改政策了。」。

對此回應,身為發起非基改校園午餐行動中的一員,著實感到深表遺憾與不解。短短半年,面對選前重要的校園食安承諾柯市長竟如此輕率,難道真是虛應民意的空頭支票?


2015/5/16《校園午餐搞非基  非關圖利》。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紙本)

日前台北市某議員高分貝批評校園午餐漲價五元,不應用於採購非基改與有機食材,此舉不僅有圖利特定供應商之嫌,更造成校園的「階級壓迫」,想吃有機食物的家長該幫小孩帶便當。他亦宣稱多數家長應希望五元用於多顆蛋或多些肉。

議員或許是真心為經濟不佳的學童家庭著想,但方向似乎搞錯了。


2015/5/11《莫讓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成空頭支票》。自由電子報

台北市議員李彥秀於日前(5/7)召開記者會公布國小學童家長營養午餐問卷調查結果,有高達九成三的家長贊成全面採用「非基因改造食品」,據此,她要求台北市府應盡速將學校午餐全面更改為非基改食材。

對選前率先簽署非基改午餐承諾且選後持續監督施政的民意代表,實應給予相當肯定。相反的,同樣簽署的柯文哲市長與其行政團隊這四個月來的實際施政與對外說法,則令人感到相當失望。


2015/4/29《黑箱才是恐慌來源  基改食品標示是公民基本知情權》。風傳媒

日前拜讀林基興教授於中國時報投書評論《只標示不教育 製造基改恐慌》一文,由於本人未並參與會議,無從知悉文中所提及專家、民間團體及立委的發言有多麼「缺乏基改專業」、「充斥對科學的誤解」及「執行反基改信仰」,但從林教授長期於報章媒體上發表的論述觀察,顯然認為台灣人民被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的妖魔化基改言論所誤導,對此,我有一些不同觀點的看法。


2015/4/27《基改黃豆嘉磷塞農藥問題不容輕忽》。蘋果即時論壇

近日,台灣手搖飲料遭檢驗出農藥殘留量超標問題,一時引發社會沸沸揚揚的討論與尋求自保之道。然而,對於市售飲料這種非生活必需品我們可以選擇拒絕購買,但國人及學童每天大量食用的基改豆製品中嘉磷塞(俗稱年年春)農藥殘留風險,卻是相當難以避免。

就在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署將嘉磷塞列入「可能致癌」的品項。旋即,國際間開始針對其使用情況展開一連串研擬管制的討論。


2015/4/2《基改、美牛與輻食:全球化下的台灣食安治理困局》。想想論壇

時序進入2015年,台灣食安風暴仍未見停歇之勢。二月初,義美食品高志明總經理於臉書發表聲明高調抨擊行政院領軍基改作物種植政策,隨即引發各界對基改作物與食品風險的正反辯論;幾乎是同一時間,經濟部公告研擬開放美國牛隻的食道肌、血管、頭骨肉、面頰肉、骨髓與牛油等六項雜碎產品進口,引來消費者團體及民眾的不滿;三月份,爆發廠商偷換產地標籤違法輸入日本福島、千葉、茨城、櫪木及群馬等五縣市食品的消息,政府四年來信誓旦旦的嚴格把關口號再度受到民眾高度質疑。


2015/3/30《安全食物是超越階級的基本人權》。新公民議會

拜讀中國時報於3月25日刊登之《偏頗的善意不是善意》媒體評論,對於文中提到的飲食與階級議題,個人想法與作者頗有出入。

飲食從來就是一種階級議題。金字塔頂端族群追求號稱健康有機的高檔食材,花起錢來毫不手軟;普羅大眾則需要為了維持生活各式開銷均衡,在飲食支出方面錙銖必較。然而,飲食安全是基本人權,試圖去解決縮短或彌平這種階級差距,正是政府或行動倡議者必須努力的目標之所在。如何讓相對貧困的人都能買得起友善環境、在地及當令食材,才是我們該討論的議題,而不是本末倒置以現今面臨的困境,來批評追求「友善環境、無毒、在地」是一種布爾喬亞式的白領優越。


2015/3/15《非基改食材應納入台北市校園午餐供應SOP》。獨立評論@天下

日前媒體報導,有醫師指出手搖飲料所添加的高果糖糖漿,多由成本較便宜的基因改造玉米所製成,但恐怕會有誘發過敏和農藥容易超標的問題,引發消費者熱烈討論。不僅台灣關切基改食品風險,全球知名的巧克力品牌Hershey’s不久前發布聲明,表示旗下兩款熱銷商品將不再使用含基因改造的原料。

本於基改食品對正值生長期的學童健康影響如一場未知結果的全球臨床實驗,去年10月起民間發起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要求基改食材全面退出校園午餐,至今全國除了苗栗、花蓮及台東三縣未簽署外,其餘19位縣市首長均加入響應。台中市長林佳龍本周才剛宣布增加5元的午餐經費,全面提升在地與非基改食材的使用量。


2015/3/13《柯P,你要給孩子吃什麼營養午餐》。蘋果日報(紙本)

台北市長柯文哲近日大動作關心校園午餐:裁示各校可彈性調整午餐費用,漲幅上限10元,價格反映在增加食材變化和檢驗次數、增加使用非基改和有機產品供應次數並減少多重加工製品使用,一般學生調漲費用由家長負擔;也首開先例要求教育局整合學校午餐供餐流程(草案),將SOP運用於學生校園飲食規範當中。


2015/2/10《病童營養補充品裡的基改作物農藥》。蘋果日報(紙本)

美國民間團體MAA (Moms Across America)正發起一項請願活動,敦促全球各醫院主管,正視重症住院病童的管灌營養補充品中內含農藥問題,並立刻更換為有機食材以維護病童的健康。

這個請願活動是根據MAA資助的一項研究計畫結果。該計畫委抽樣分析美國醫院小兒科開立給重症加護兒童營養補充液的內容成分,檢測結果發現美商亞培公司出品的「PediaSure Enteral Nutritional Drink(小安素營養即飲)」,在20個樣本中有6件(30%)顯示過高的農藥嘉磷賽殘留,殘留量超過75ppb。


2015/2/10《基改作物不是解決台灣糧食問題的解藥》。獨立評論@天下

日前行政院科技會報宣布,持續推動擬定「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條例」,放寬法規限制並規劃「基因作物種植、動物養殖」貿易輸出,試圖藉由生物科技的研發輸出,搶攻全球千億市場。

同時間,台糖公司有鑑於去年試種6公頃產約一萬公斤的「非基因改造黃豆」秒殺銷售,今年加碼生產4倍搶攻上市。西螺農會也表示將針對休耕田以契作或租地方式進行大面積非基改黃豆復耕,並與工廠合作生產本土非基改豆皮產品。


2015/2/9《吃不死人有什麼好驕傲的 台灣人值得更棒的食物》。民報

以我們自詡台灣之光的豆干名產為例,二甲基黃事件重創大溪豆干產業,桃園市長鄭文燦承諾推動認證檢驗機制挽回人氣。但眾所皆知台灣每年食用豆製品九成以上是以進口基改飼料黃豆為原料,其背後隱藏著是除草劑的濫用、環境汙染和糧食主權等等問題,大溪豆干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我們難道就僅以「吃了不會死」這樣的標準來看待引以自豪的食品產業?環境生態、健康風險、公平正義的價值全都不需考慮了?全世界都追求生態經濟綠色產業的現今,全面採用非基改原料,才是台灣能再創新一波食品風華的實際作為。


2015/2/2《廣種黃豆 為校園午餐添加營養》。人間福報(紙本)

台東縣國中小學生近一萬九千人,縣長黃健庭五年前上任後,盱衡縣府財務狀況,取消不排富的校園午餐免費政策,由縣政府撥款補助中低收入有困難家庭的學生,值得喝采。黃縣長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指出,由於基改與非基改食材有三倍以上價差,非基改醬油可能高出七倍價格,從經濟考量上不打算「浪漫地簽下去」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怕造成家長和縣府的負擔變重。

身為倡議及參與縣市校園午餐採用非基改食材行動發起人,有必要向黃縣長略進數言,釐清資訊的落差。


2015/1/17體現校園環境教育 從非基改午餐做起》。想想論壇

對照台灣近年食安風暴接連,一有警訊發生,校園午餐食材的安全與營養常成為最先檢視的指標。識者曾提出,基改作物很可能是下一波尚未引爆的問題。在大選前後全台15位縣市首長簽署由「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團隊所發起的「基改食材退出校園」承諾,選後宜蘭縣長林聰賢、新竹縣長邱鏡淳、彰化縣長魏明谷及新竹市長林智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均表示要藉由地產地消方式達成此一目標。

食農教育的萌芽,正好讓我們反省:學校為一教育場域,討論非基改校園午餐不應僅侷限於食安層面,更應拉高至環境教育的視野。


2015/1/17用非基改黃豆挽回大溪豆干聲譽》。蘋果即時

黃豆加工製品的沉痾積萎讓二甲基黃和二乙基黃等非法添加物給翻攪出來,消費者這次可能是徹底喪失信心。享譽全球華人世界的豆干產地若要盡速谷底翻身,非得以大破大立的方式重拾消費者信心才行。認證機制和產業專區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更應從黃豆加工製品原料來源出發,揚棄使用業界俗稱的進口「飼料級」基改黃豆,全面輔導業者採用非基改食品級黃豆,方為根本之道。


2015/1/13《柯市長 非基改校園午餐正是最好的環境教育》。獨立評論@天下

日前媒體報導柯文哲市長敲定初步開放市府外圍及市議會前旁廣場讓民間團體認養為菜圃,而台北市教育局同時計劃於各行政區挑選至少一所小學啟動「小田園小農夫計劃」,引起市民熱烈討論。一月六日台北市立法委員姚文智亦召開「食農教育法」草案公聽會,意欲提升國民飲食意識,建構食安防護網。

樂見可食地景與食農教育受到首善之都市長及立法委員的重視,然而我們認為選前柯市長所簽署「基改食材退出校園午餐」的承諾,實為同時啟動之大好契機,誠心建議應一併納入校園環境教育政策思考並儘速執行。


2015/1/9魏明谷勿忘非基改校園午餐承諾》。自由開講

彰化縣縣長魏明谷於近日召開記者會,推動「彰化縣食安行動年」,並提出10大行動方案。當中與校園午餐直接相關的,包括「校園午餐食材安全無毒,地產地銷」、「落實校園午餐食材登錄,菜單透明化」及「優先針對校園午餐食材溯源及食品鏈稽查管理」等3項政策,顯見彰化學童在校的飲食安全獲得相當的重視。

然而,在今日發表10大行動方案中,非基改政策竟完全付之闕如,著實令我們感到相當遺憾。


2015/1/1校園午餐基改食材標明,何時能落實?》。獨立評論@天下

依據自年初通過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精神,食品藥物管理署於日前公布的「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應遵行事項」等三法規,規劃針對基因改造食品原料的管制,包裝食品及食品添加物將於2016年一月新制上路後全面實施,散裝食品則將依品項及對象,直至2018年一月方全面實施基改原料標示。

然而,新公布的法規卻未將國中小校園午餐的基改食材納入第一階段標示,每周多達五天在校用餐的師生,可能要到兩、三年後才能全面得知自己吃的是否為基改食品。讓校園食品安全管控的美意,打了個莫名其妙的折扣。


2014/12/25基改食品標示切莫再等三年》。蘋果即時新聞

欣見食藥署於基因改造食品標示法規的實際進展,雖然非故意摻雜率並未信守年初承諾比照歐盟下修至0.9%,或許是目前業者及政府協議暫行的數字。然而,何以包裝食品、食品添加物的基改標示從2016年才開始執行,散裝食品更遲至2018年才能全面落實,著實令人不解。

search previous next tag category expand menu location phone mail time cart zoom edit close